2012―2013学年德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2-09-20 03:17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做强生涯教育 服务课堂改革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德育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学校德育工作围绕生涯教育这一主题,服务课堂改革这一核心,全力打造有教院附中特色的德育管理文化,开展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德育系列活动,争取德育工作和学生素养在短期内再上一个台阶,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功能和德育工作水平。
一、以科研为载体,提升德育队伍水平
新学期学校全面实行课改,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尽快摸索出新课改环境下德育队伍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班主任沙龙助推班主任成长。班主任是德育管理队伍的主力军,也是学校课改的主力军,是课改成功的关键。班主任对课改的理解程度和执行程度是左右班级课改的基础。新学期学工处将继续以班主任沙龙的形式研讨课改,让有成功实践经验的班主任介绍课改,将班主任会打造成为学校课改的论谈,帮助班主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学工处还继续根据学校班主任队伍年青化的特点,继续完善青年教师跟岗锻炼制度,让有意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加强班主任后备队伍的培养,完善班主任梯队建设。
2、团队研究提升学校德育影响。利用我校全国中学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示范点的机会,全面深入研究中学团队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有影响的团队教育工作者队伍。在本学年内继续完成全国重点课题《大队辅导员专业标准的研究》和培训手册的编写,争取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由此进一步扩大学校德育研究的名声。
3、细化管理加强部门工作水平。新学期学工处管理人员三人做班主任、一人做备课组长,人手紧张,任务繁重。为进一步提升部门工作效率,学工部门将细化部门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完善项目管理细则,继续通过传帮带,以及班主任意见征询表等形式提高部门管理水平,将部门人员分配到各年级,争取让每个人至少精通一项业务技能,任何时候都能担当大任。让有能力的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参与部门管理,为优秀班主任的提升提供平台,全面提升部门工作水平。
二、以“八好”为抓手,提高生涯教育实效
新学年课改的全面实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学生既要放得开还要收得住,既要学会自主管理还要学会管理别人。所以学工处将“八好”、“新八好”、“四个一”、“六个问”和新课改下学生常规要求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常规素养,为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服务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八好”、“新八好”的目标达成度,继续推行争创“八好”学生活动,尤其注重初一年级的常规培养,通过“读好书”、“写好字”、“上好课”、“考好试”的评比和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以德促教的效果,使学生素养上有较大的提高。在常规上,全力实现学生 “走好路”、“说好话”、“做好操”、“扫好地”,通过每月专项训练和突击检查落实“八好”常规要求,并将此打造成学校德育的特色文化,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自觉地去做到“八好”的要求。
2、推行生涯教育专题,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继续和教务部门合作通过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进入校园,开展生涯系列讲座,让学生走入社会开展“职业访谈”和“生活访谈”,推行家务劳动“五个一”,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了解未来的压力,了解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终身发展订立目标。生涯教育目前已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学期学工处将开展生涯专题教育,以期提高生涯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
3、加强小组文化建设,打造全新管理模式。课改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核心是合作,合作的基础是小组。小组建设是目前班级管理中的核心环节,配合班级小组文化建设,学工处新学年将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文化评比,比如组徽设计大赛、最佳合作小组展示、班级博客大赛等形式提升小组文化建设的品味。同时在课改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对小组长的培训,开展最佳组长评比,使组长尽快成长为班主任的帮手。
三、以品牌为突破,提速德育教育节奏
全市教学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学校形成德育教育的特色,要有德育工作的品牌,做到一校一特色,全新打造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新学年学工处在已有“生涯教育”和“43321”德育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品牌建立的力度,推行专题教育,利用目标明确的专题教育,树立德育的品牌,扩大学校德育在全市和全省的影响。
1、环境建设营造德育氛围。结合十周年校庆,围绕生涯教育这一核心,结合八好、新八好教育,利用学校文化墙布置、班牌设计和班歌竞赛等活动加强德育环境建设,使得学校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体现德育的教育的成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让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都体会到学校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
2、德育课程梳理德育细节。利用目前在编的辅导员培训手册和生涯系列教育专题,开展有教育附中特色的德育课程建设,梳理德育管理中的细节,以流程和专题训练的形式落实德育管理的要求,用课程化的模式全新落实学生的常规培训工作,提高实效。
3、家校联动打破校园“围墙”。在学校被评为全市优秀家长学校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学校这一品牌建设。成立初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将“家长护生团”、“行风监督岗”、“家长学校”、“家教委” 工作继续做好,对家长进行有效培训并开展家校活动,明确家长管理的职责,做到家校联动。加强和社区、企业的联系,将社区辅导站管理好,将校社共建和校企共建工作做好,与共建单位对已开展的活动联合开展宣传,做成学校德育管理品牌。
2012—2013学年9到12月活动计划
9月份——“常规月”
1、“八好”专项——读好书,组织学工处、年级部、班主任检查学生读书状态。
2、开学典礼
3、家访月启动仪式——教师节专题活动(集体家访)
4、“开学第一课”活动。
5、成立初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
6、小组长培训
7、“常规月”班会“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10月份——“爱国月”
1、“八好”专项——上好课,重点检查学生上课状态。
2、庆祝国庆专题活动
3、班歌比赛
4、上学期班主任沙龙《老班手记》发书仪式
5、“爱国月”主题班会“我为学校添光彩”
11月份——“励志月”
1、“八好”专项——考好试,重点检查复习迎考状态。
2、励志动员和宣誓
3、最佳合作小组风采展示
4、“励志月”——主题班会“读书决定命运,细节成就未来”。
12月份——“迎新月”
1、“八好”专项——扫好地,重点检查班级常规细节管理。
2、校园文化艺术节
3、元旦游艺
4、“迎新月”——主题班会“我又长大了一岁”,订目标,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