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朱自清中学 第二周国旗下讲话

发布时间:2020-04-26 09:51 供稿: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致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范金苹
2020.4.27

 
传承朱自清精神
    今天,我校正式命名朱自清中学。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听范老师的演讲。我了解了朱自清的生平,心中不禁油然生出一种敬意。
    朱自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每次在我困倦时捧上一卷书,心就自觉地安静了下来,静静地聆听朱自清先生的诉说,也许是《背影》使我发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也许是《春》使我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他的散文素朴缜密,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稍不留神,就会将你带到书中的世界,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朱自清是一位以学为乐的学者。他刻苦学习,大量阅读书籍,虚心向他人请教。一个极不起眼的问题,在他心中都十分重要,必须经过多次查证再作定论。
    朱自清是一位英勇的民主战士。他病重时,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国平价面粉,朱自清在声明上第一个签字。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纯粹的君子”。他用坚定的行动,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祖国危难之际,所体现的民族气节。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并不熟悉的名词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志愿者在后方保驾护航,许许多多的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应学习朱自清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病毒可以把人们隔离,但爱从未离场。加油,愿世界抗疫胜利!
                                           初一(6)杨倩颖
 
传承朱自清精神
      初一年级6班  徐欣怡
  又迎来了一周一度的国旗下讲话,本周主题为“传承朱自清精神”,在老师深情的演讲下,仿佛一位清正廉明,坚毅刚强的朱自清正挺立在我的身前,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自清精神不全都在他个人身上,也弥漫了他的文章与经历,记忆中的朱自清时而温柔似水,时而有那铮铮铁骨,时而有他深切的怀念。如《春》中,绵绵细雨充满柔情,再加上春风阵阵,如同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各种花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小草也偷偷从土里钻出来,梦回童年,多么美妙!
   记得老师在演讲中说道:“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当时政府为了平息知识分子的怨气,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美国支援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号召大家拒绝购买并退还购物证。在征集签名时,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施舍!
从朱自清拒购美国面粉事件中完美地体现了一位有着中华男子的铮铮铁骨,有着英雄气概的知识分子,更有着中国龙的雄伟气魄,并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作为一名自清学子,我们也要学习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努力成为一位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散文《背影》中那句 “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深深地打动着我,每当我回忆起那句话泪水就不禁氤氲了我的眼眶,那深沉的爱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里,那一个个小细节也写满了朱自清的思念。是朱老师教会了我如何感恩,让我从无知孩童变为懂事少年。
 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进行描述,“生而为文,死而为国”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一个国家的尊严。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那顽强不屈的自清精神却留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携手共同传承自清精神吧!
 
朱自清———一个完整的人格
 
“传承朱自清精神’’作为我校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自清学子’’欣欣向上。
   这周的升旗仪式上,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处世,我感触良多,于是便着手写下了这篇文章。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一生笔耕不缀,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更有许多他的优秀作品,入选课文,经久不衰。如我们上学期所学的开篇文章------《春》,便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代表作。然而,在他的名篇《荷塘月色》发表之后,曾有人写信质疑-----认为蝉在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先生非常重视读者的来信,在认真考证之后,发现月夜的确是有蝉鸣的,于是便特地撰文对此进行回复。作为一个老师,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为人处世又十分谦虚,不随意下定论,且愿意接受质疑,勇于承认不足,实乃我辈学习之楷模。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不轻信,多实践,求真务实,才能避免陷入刻板思维,且还要随时随地保持清醒的头脑。
    先生年少时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经常一头扎进书房,倘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与当时“何妨一下楼’’闻一多有一拼。他兴趣广泛,多有涉猎,能将自己心仪的情节熟练成诵,与他这股钻劲比起来,我自愧不如。朱自清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勤奋读书。他视书为精神食粮,从中沥取生命的养料。这与平时一读书就头痛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今后一定要多向先生学习。
   朱自清先生是文人,但他也以不同的方式爱着中国。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将国家视为高于生命。在抗战时期,他宁愿就这样饿死,也不愿吃美国的救济粮。他号召大家: “不吃美国一两大米’’。这样崇高的爱国情怀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呢?他内心深处装着祖国,全身散发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朱自清不为一粒米忘国!朱自清先生的爱国方式令我感到敬佩,他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拥有傲骨,且深爱着祖国。。。。。
我骄傲,因为我是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的一名学生;我自豪。因为有朱自清先生这样的伟人在为我引路。先生虽已故,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存在。而他本人,也尚未走远,他只是换个方式,永驻于我们身旁。。。。。。
 
  
                                              初一(6)班
                                                 周慧
                                         2020年4月26日

 

不屈的人生

初二6班  孙琳彦

从今年开始我们的学校改名为扬州市朱自清中学,所以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精
神,了解他的生平,感悟他的人生。
    这周我们的国旗下讲话主题就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他也算是我们扬州人,他是伟大的人,是一代散文大师。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虽原籍浙江绍兴人,但三代人定居扬州,又在扬州上的高中,做过教师,所以自称江苏扬州人。    
正如晨会上范老师说的一样,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他勤勤恳恳,对待自己的文章十分严谨,会字字斟酌。
我最喜欢的是朱自清的《春》,那是我们七上学习的一篇散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更近了……”这篇散文以朱自清的感情贯穿全文,喜悦之情笼罩全文,分别分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整篇文章都描写得很美,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那种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朱自清有顽强不屈的意志力,他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晚年正值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动荡不安,让他都没有钱能买生活用品,他的每月工资只够买3袋面粉。而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政府,发动内战,朱自清却一生正气,拒绝了国民党的美国面粉,拒绝侮辱性的“施舍”,直到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遗言也是不要让妻子买美国面粉。
正如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就是朱自清的精神,顽强不屈,永不倒的毅力。
他这不屈的人生值得我们去敬佩。
 
自清精神——国旗下讲话听后感
初二(6)班  贾姝艾
红旗冉冉升起,激起昂扬的斗志,奏起奋斗的乐章……
我校更名为朱自清中学,身为自清学子更应该学习朱自清的精神,传承它。“士可杀,辱”,这句话的意思是士兵可以被杀死,但是不可以被侮辱。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位非常有气节的现代散文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中国人的气血和骨气,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物资极其稀缺,物价猛涨。朱自清一个月的薪水只能买三袋面粉,而这三袋面粉要养活家里一大口人老的小的。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其他的了。
有一次,他看到吴晗,吴晗的手中拿着一张纸,朱自清就问吴晗:”签什么名啊?“吴晗将手中的纸打开,只见上面有着一行醒目的大字: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朱自清就看了一眼,就抬起手想要拿笔签字,那时候朱自清身体已经非常差,拿笔的手都有些颤抖。吴晗见朱自清瘦弱的身躯了,便对朱自清说:”这次您……“朱自清推开吴晗的手,说道:“宁可饿死病死,也不领取这种侮辱性的施舍“,然后便在宣言上一丝不苟的签上了朱自清的大名。
朱自清宁可承荒饿也不愿意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就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在世逝世前,也不断地呢喃道:”不要吃美国的救济。”朱自清彰显了中华人民刚正不阿的骨气。不愿意接受这份夹杂着侮辱性的施舍。始终铭记着自己是一位中国人。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每给中国人民身上都载有像朱自清一样热烈的爱国情怀,清正廉洁的品质。
喜能学习自清精神。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初三(6)黎雨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自古以来,学习便是一个人人生在世而必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它可能痛苦,枯躁,但它又同时带来智慧人生和理性魅力。学习是一个过程,这务庸置疑,但它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结局。
   今天的我们对待学习,总少了一丝耐心。我们妄想着一步登天,妄想着快乐知识两丰收,我们排斥学习的痛苦。然而,学本身就是痛苦的代名词。学习的苦难,是热爱学习的人的无限动力源。明代宋濂在严寒的冬天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积雪几尺深的深山大谷里,“足肤皲裂而不知”只是了求师学习。因此他“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
    当今的社会,学习无用论盛行。他们认为学习知识只是做表面文章,于现实生活无多大用处,学习什么也没有给我们。对,它的确看起来给予不了实质的帮助,但古人云“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我们所接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学习得到的。它给予我们主动寻找自身不足的能力,它承载着我们去挑战世间一切未知,学习是在学后才有所回报的。它潜移默化地塑造你,你不能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就否认它的价值。
    我们学习,不仅应该热爱,更应该坚持。朱自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仍然编辑《闻一多全集》,编写教科书,备课讲授……甚至在逝业前26天,他还在日记中定了每天轮流读一本英文书的阅读计划并进行实施。所以人的一生不断被学习填满。如果你心甘情愿地满足于“已经填满”的现状,则这人只会裹足不前,在这个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懂得终身学习,学会终身学习,坚持终身学习,才不会与时代脱节。“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也正是如此。
   求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看法不一,我更愿意将它看成一种可能性——就是在结局已被提前预定的剧本里,你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自已。
 
踏实苦干,奋勇前行
                ------学习朱自清,冲刺中考
初三(6)    梅好
  朱自清先生的文字总是富有魔力,他将我们带入到一件非常平凡的事件中,让我们品味极其深味的内涵。《背影》让我们学习体会父爱,学会感恩;《荷塘月色》告诉我们出污不染,洁身自好。而《毁灭》这首长诗与我们的初三学习生活相契合,让我们领悟踏实苦干的精神: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 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别耽搁吧,走!走!走!”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距离中考在校时间已经不足两个月了,我们是浑浑噩噩,日渐消沉还是不忘初心,埋头苦读?身为朱自清中学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踏实苦干,奋勇前行!为了讲好古诗词课程,朱自清先生曾经下苦功夫把大量诗词背下来,而且还下“笨功夫”,拜一位老先生为师,从逐句换字的拟古诗做起,学习写作旧体诗词。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况味,才能讲好课,教好学生。他讲课以认真严格,一丝不苟而闻名。朱自清先生已是教授,尚且如此,作为备考的学生,我们更要不厌其烦,书读百遍!在语文和英语方面,我们应该上课认真听讲,加强背诵,学习“笨功夫”精神,对于不理解的古诗词逐字逐句地推敲;英语由单词到短语,再把短语带入到句子中层层深入,掌握好每一条语法规则,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朱自清先生在《论自己》一文中提到:“穷有穷干,苦有苦干;世界那么大,凭自己的身手,哪儿就打不开一条路?”“力量不够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要做到“相信自己,靠自己,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儿往最好里做去”,这更加充分诠释了他这种实干加苦干的精神。中考的日期越来越近,我们应该紧张起来,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于中考,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咬牙面对,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综合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我们要熟记公式和定义,反复练习试题,整理错题,不放过疑问点,注重独立思考,同时也要与同学交流思路。坚持“苦干”,我们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提升。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精心呵护哪有花香四溢?中考标志着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点,也标志着下一个学习生涯的起点,我们把心态调整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每一堂课,背好每一个知识点,做好每一张试卷。砥砺前行的我们,定能不负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