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时报】寻找精致的课堂 读读教院附中的课改故事
发布时间:2012-11-21 16:30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今年4月份开始,一场课改旋风在扬州教育院附属中学升起。以精致管理闻名的这所学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程度,打造精致课堂。变原先的“秧田式”教室布局为现在的“小组圆桌式”布局,学校把课堂真正交到了学生手中。短短半年,学校在8个班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校40个班全面推行“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力度之大,进度之快,让人震撼。
离上次在教院附中采访课改,已过去5个月。这段时间学校的老师怎么样了?学生怎么样了?当记者再次走进这所学校时,正赶上校长室的几位校长们在分享期中考试成绩提升的喜悦。为什么在很多学校要用三年、五年甚至十多年才能显现出效果的课改,在教院附中就能迅速见效?从记者采访的一个个课改小故事里,你也许能找到答案。
本报记者 蒋斯亮
A
倪老师的“困惑”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阻力,课改同样如此。教院附中的课改,首先遇到一道坎是来自教学成果优秀的教师的不理解。“搞课改,教学质量差下来怎么办?升学率降下来谁负责?”“有的知识,老师讲几遍学生都不会,学生怎么可能自己学会呢?”“让学生展示,一节课的任务不能完成怎么办?”“学生平时就怕发言,现在让他们自己讲,能行吗?”……教院附中的课改顾问们梳理出了《课改前,老师们最担心的10个问题》。这些问题,教初二数学的倪文艳老师都担心过。
倪老师是教院附中数学组的“明星老师”,无论哪个年级,只要她教的班,在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她带的班曾经有一次考过139分的均分。“150分的试卷,班级均分达到139分了,参加课改,还要朝哪里改?难道要通过课改把均分提高到150分?”倪文艳老师在课改之初很抵触。但是学校全面推进课改,她也只能带着怀疑和无奈踏上了课改之路。一开始,倪老师十分着急,不知道从何下手。经常到校长室的课改顾问那里问这问那。实验一个月后、两个月后、三个月后,在学校课堂改革月度推进会上,她就如何培训学生作了交流发言。她的一番话,让所有教师有所感悟。她说:“我原来的教学质量一直不错,但只交给了学生知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现在的课堂才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教学不但要让孩子们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能力,愉悦精神,丰富情感。在我过去的课堂上是永远不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就这样,一个教学成绩一直优秀的教师,终于悟出了课堂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倪老师还用自己的例子,奉劝所有教师,“不要担心学生不会展示,不会讲,而要耐心等待花开,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
B
“谢谢你的专心”
曾经有位老师和记者交流:“我也知道赏识和鼓励,可是那些后进生,看了都让人烦,怎么鼓励,鼓励他什么?”记者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是在教院附中的课堂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当学生听讲很认真时,韦静老师会说:“谢谢你听得这么专心,你们专心听讲的表情,使老师快乐,给我鼓励。”当学生不听讲时,周玲玲老师会说:“某某同学你认为这节课哪位同学听讲最认真?你也很聪明,想和他挑战一番吗?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吧!”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刘国玲老师会说:“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当学生听得不太懂时,王昕老师会说:“相信自己,研究就是错了再试的过程!”
教师们的语言变化也是课改的一部分。记者发现,每位教师手中都有一份《教师课堂评价用语》。遇到什么情况,用什么语言引导学生,用什么语言能尽可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份课堂评价用语上都有。
课堂上,小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被赋予了教育的功能。教院附中一直以精致管理而闻名,从课堂教师的用语上,可见一斑。课改推行之后,《课堂评价细则》、《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学生课堂发言用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等,和课改配套的一系列新的规范已陆续投入使用。
C
“课改明星”的笔记本
教计算机的高健老师思维活跃,是第一批参与课改的实验班老师。课改实施之后,高老师身边就多了一个笔记本。只要是在课堂上发现什么,想到什么,都会第一时间记下来。怎么合理的将学生分到每个组?怎么进行有效的小组管理?怎么帮学生制定组名,完成组内公约?怎么安排组内学生的位置?小组学习,组内学生怎么分工?……课改的前几个月,只要一有时间,高老师就琢磨这些问题。他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各个击破遇到的困难。出现矛盾或者阻力时,再想别的办法。每次一个想法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并显现出良好效果时,高健就把它记在笔记本上。
就拿把班上学生进行分组来说,刚开始分组的时候,高老师没有经验,分组后,有的组很活跃,有的组却很沉闷。敏锐的高老师发现,原因就在于有些组活泼外向的组员多,有些则都是内向不爱说话的组员。高老师及时进行了调整,每个组在考虑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注重性格的交叉配合。同时,高老师还注意到,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科学合理地安排男女生的位置也很有学问。经过一次次的实践,这些宝贵的经验都记录在了高老师的笔记本上。
今年暑假,学校准备从新学期开始在全校40个班全面推广课改。该怎么让没有参加课改实验的老师迅速掌握课改的技术?通过整理,一本具有指导作用的《班级小组建设操作手册》从高老师的笔记本中提炼出来。学校全面课改的快速推进,要给这位“课改明星”记上一功。
D
家校联系簿上的“留言”
初二年级的小浩(为保护学生隐私,以下均使用化名)小学时就不善言辞。初一刚进校时,班会课上,班主任组织大家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自我介绍。结果所有同学都大大方方介绍了自己,只有小浩说自己肚子疼。同学把他带上台,结果小浩选择背对大家介绍自己。从那时起,班主任就开始注意这个孩子,经常找小浩谈心。但这孩子始终都很封闭自己,和老师说话,永远都是“好”、“嗯”、“哦”一个字的回答。
课改之后,小浩被分在了小丹组长这一组。小丹一开始也很头疼这个组员,他和其他组员商定采取盯人战术。课上一开小差,就有人提醒小浩;课后作业有人讲给小浩听;英语单词不会读,有人教小浩看嘴型……课改前,小浩又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很不好,没有及格。“我恨数学!”那次考试之后,小浩在家校联系簿上写了这几个字。课改后,小浩的几次留言,让班主任老师看到了小浩的变化。“原来上课也不那么无聊”,“老师,我的数学怎么才能提高”,“老师,我的数学在班上能排多少名?”,每一次留言班主任都暗自为这个孩子高兴。再看看小浩现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怕开口讲话了,有一次班里开公开课,他还主动要求上台展示。这学期期中考试中,小浩的成绩明显地提高,连家长都感到很意外。
E
年级第一是这样炼成的
数学老师韦静带的初二(8)班从今年4月份开始成为首批课改实验班。没有课改前,这个班的数学均分在全年级经常落后。这样的现状让韦静老师很头疼。课改开始后,生性活泼的韦老师在课堂上找到了突破口。
最好的学习就是讲给别人听。按照课改的要求,韦静老师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精心设计每个小组的课堂展示内容,利用小组间的竞争,发动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欠佳的同学。小惠同学是8个小组长中的一个。韦静老师告诉记者,小惠虽然聪明,但是一直以来并不喜欢数学学科。韦老师大胆地选小惠做组长。没想到,这个做法一下子给小惠打了一剂“兴奋剂”。“就看着孩子的成绩往上蹿,这次期中考试小惠得了满分150分。”面对学生的进步,韦静很激动。拿到这么好的成绩,小惠却显得很镇定,“课改对每个学生都帮助很大。成绩在后面的同学做到能讲,敢讲;中等的同学前有强者,后有追兵,压力很大;A类学生为了小组荣誉要帮助更多的同学。”
【记者手记】
正是像小惠这样的优秀学生的帮助,不仅让后进同学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也让自己在“讲给别人听”的学习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初二(8)班的数学成绩一跃而居年级之首,让韦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很振奋,学好数学的信心更足了。
为了让课堂更具活力,更加精致,学校的课改班子全身心沉入课堂,天天听课,研究课堂,带领全体教师考察课改学校,全体行管人员带头开研究课,每周的行政办公会改成了课改研讨会……是什么让教院附中下这么大决心做课改这件事?因为在应爱民校长的理念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分数是高效课堂的副产品。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时,分数和质量自然会水到渠成。经常性地自学,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经常性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妥协、学会服从、学会协调、学会管理。经常性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分享,敢于沟通、善于沟通、乐于沟通。在学校采访,精致的课堂上,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俨然已经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