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时报】数学课上的四次“对话”
发布时间:2014-06-20 16:32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数学课上的四次“对话”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用方程(方程组)等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往往理不清题意,找不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正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教师在教此类内容是常常有一种讲与不讲都差不多的感觉。上周,教院附中李艳老师的一节课就用四次“师生、生生对话”让学生悟清题意,从而自己找出正确的数学模型。
第一次对话:种下“数学模型”意识
李老师的这节课讲授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为了回顾知识,李老师设计了第一次“师生对话交流”:李老师以一个小问题开头,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的个数,接着追问若要使一对未知数的解唯一确定可以怎么办?学生一直认为可再添加一个方程,“第一次对话”留给了学生一个印象:若要求两个未知数的值,需要知道关于它们的两个方程。
第二次对话:感悟典型例题特征
在第一问的经验基础上,李老师紧接着给出一个典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很快轻松解决,此时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的问题特征有所感悟,但未能形成直观认识,因此李老师追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实际问题适合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有哪些?”
对这个问题,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一方面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反映稍慢一点的学生在同学们的指引下也能够进行“顿悟”,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第三次对话:设置生活情境问题
学生学会知识应能活学活用,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李艳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某班将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小明买了两种不同的笔记本共40本,单价分别是5元和8元,领了300元,现找回68元。班长却说,小明肯定搞错了。“请你解释:小明为什么不可能找回68元?”李老师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的讨论交流。组内讨论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同时也留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即给学生“悟”空间和时间;组内互助让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得到关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听会听懂;组员展示让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及时检测,教师只需及时点评总结即可。
第四次对话:研讨难题一题多解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这节课的最后,李艳老师最后安排了一道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个题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考虑起来较为困难,第一个问题的方法也不止一种,因此处理这个问题时,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学生经过讨论想出了很多种办法,尽管有些方法不对,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决办法或质疑,或赞同,每个学生感受到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在学习交流中提升思维能力。
【专家点评】
从李艳老师《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新课堂的魅力:一是研究学生,准确定位。教师分析了学生用方程(方程组)等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所在,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当作课堂的目标和重点,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达成。
二是设计问题,引入探究。课堂设计从学习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出发,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巧妙地实现了对知识的认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课堂自始至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书、思考、探究、交流。
三是平等对话,多向交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了“三学三问”的核心要素,把独学、对学、群学有机结合起来,用小组合作学习构筑起对话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能力在对话中形成,方法在对话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