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课堂靠什么让学生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4-05-28 14:38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课堂靠什么
让学生动起来

充分给予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机会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教院附中语文组工作有7个年头的王艳老师有自己的理解。不久前,王艳老师参加了江苏省“五四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王老师说,只有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领导者,课堂才会变得灵动起来。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动起来”的课堂?前不久,王艳老师参加了江苏省“五四青年杯”中学课堂展示比赛,比赛中她的一节阅读分析课《三个太阳》就让学生们“动”了起来。

    让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动脑

    《三个太阳》是一篇近千字的新闻通讯稿,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显然是有阅读难度的。在授课之前,王老师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画出生字,继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自己有质疑的问题写在教学案的“我的质疑”中。

    上课前,王老师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质疑,并在课堂中穿插着解决大家的预习质疑。这一举动不仅让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动手动脑,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和探究。

    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嘴

    《三个太阳》是篇幅很长的通讯文章,授课时如果不灵活的运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模式,课堂就会变成单一的教者讲授课,无法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将会变得索然无味。在这一节课中,王老师将重难点问题直接抛给了小组,还给了学生。问题的答案也在各小组讨论交流后自行产生,最后我进行总结归纳,删繁取简,提供几个参考性答案。学生在小组交流环节中,组内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变得强起来了,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变得强烈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了。

    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手

    语文教学讲究“听说读写”,在执教《三个太阳》一文中,王老师不仅让学生在预习中生疑,在交流中得答案,还在教学中穿插了多次书写训练,让学生把自己思考后的答案变成书面语言呈现出来,大胆训练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其实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一句口号,课改也不是一条指示,作为教师,老师们只需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想学,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变得快乐起来。”王老师说,这样的教学改革就是她心中真正的“课改”。

    ■专家点评:

 

    王艳老师执教的《三个太阳》在江苏省“五四杯”首届初中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荣获了一等奖,并得到了江苏省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蔡明的高度评价。我想,王老师这堂课获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教师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颇具匠心。就语文教学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三个太阳》篇幅较长,不允许教者作繁琐分析。王老师根据文本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生命发展出发,把学习重点定位在“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南极。”、“我在南极看到了这样一群人。”和“三个太阳”内涵的挖掘上。这些点十分准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语文的学科规律。其二,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了完整的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学习、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展示汇报、评价反馈,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完成了对文本的深刻领悟。其三,在课堂上,教师亲切的微笑、轻柔的话语,与学生的愤悱之态、议论之声、会心之容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形成了一个学习语文、感悟语文的“场”,场内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相遇、心灵相依、智慧碰撞。

 

IMG_20140527_1055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