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看看这位 数学老师的时间管理

发布时间:2014-05-15 09:30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看看这位
数学老师的时间管理

一节课45分钟,有多少时间是老师讲授时间,有多少时间是学生互动时间,又有多少时间是知识反馈时间?可能100节课有100种答案。如何管理好一节课的时间,是很多老师都难以把握的课堂问题。上周,教院附中李国巍老师的一节初二数学课,45分钟被拆分成8个时间段,用时长短得当,值得借鉴。

    一节课分出8个时间段

    李老师这节课是讲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特点。课前发给学生的导学案,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练习。导学案中的第一板块“自主探学,发现问题”中设有两个小问题,李老师把这个环节设定为3分钟,安排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学生展示后,李老师进行适当点评,并引入第二板块“小组助学,探究问题”,小组成员讨论正方形的性质,给时7分钟左右。小组讨论完成后,大约花10分钟时间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质疑、提问。

    第三板块“师生展学,解决问题”是两道典型例题的求解,李老师还是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独学、说思路、说书写,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评讲,一共用时10分钟左右。这时,老师在这道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并说出思路。有了学生的讲解,教师的总结也干净利落:“如何判定正方形”的方法及步骤,仅仅用时3分钟。有了第一道题的详解,第二道题对于学生们来说就是“轻车熟路”,2分钟时间即可完成学生独学、说思路的过程。

    这时的时间离下课还有5分钟,李老师给学生留出四道题目用于当堂反馈和巩固提升,题目完成后,李老师要求小组之间互相批改,得分纳入小组课堂评价之中。

    时间管理需要考虑班情

    一节课老师除了点拨、总结的时间,几乎都交给了学生。李老师表示,作为老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效果、相信学生的质疑和提问的能力。比如,在小组讨论正方形的性质时,教师只需要将导学案设计好,做好这个讨论的导演,学生完全有能力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计划行进。

    对于一节课的时间分配,李老师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说,之前一个班上课时,第一道例题之后的变式,他是同样采用学生独学的思路来,结果学生的思路打不开,能把变式题做出来的也没有按照教师既定的目标来。所以在这个班上课时,李老师就改变了方式,采用小组讨论。事实证明,群学的方法不仅耗时少,而且效果好,学生很快就能做出变式题,从而对例题的示范作用理解更深刻。

    【专家点评】

    李国巍老师的这堂课凸显了三大亮点:其一,教学案设计有特色。这一份教学案严格按照“三学三问”的课堂流程进行设计,而且注重了问题的设计和方法的指导,学生便于操作,课堂容易实施。其二,学生独学有保障。在“小组助学,探究问题”和“师生展学,解决问题”环节,教师一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在展示每一个问题之前,都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培养了学生潜心研究、用心思考的习惯。其三,思维训练有落实。李老师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例题时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二是学生展示的重点是汇报思维过程,三是学生的展示不但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而且能进行生生互动,有提问、有质疑、有补充、有点评,非常精彩。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