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教院附中“三学三问”课堂登上全国舞台

发布时间:2014-05-07 08:57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教院附中“三学三问”课堂登上全国舞台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学法(讲学稿)研究中心2014年工作年会近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教院附中肖冬老师的研究课《矩形》在广西桂林十三中精彩亮相,肖老师的课充分展示了扬州教院附中课堂改革的成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参加会议代表的一致好评。

    量身定制人教版导学案

    “在桂林十三中上课,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用我们教院附中的‘三学三问’来上课,桂林的学生能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前一天去,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发现他们所在的学校也在进行课改。”肖冬老师是教院附中课改的“明星”教师,他告诉记者,桂林十三中的课改也在推行小组合作模式,对讨论、探究、展示这些课堂程序并不陌生。此次活动要求上课教师采用人教版初二数学教材《矩形》,这对用惯了苏教版的江苏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两套教材的知识点排列次序不同,比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在苏教版教材里初一就讲了,而在人教版教材里是初二的知识点。”在比较两套教材的差异后,肖老师为桂林的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份导学案。

    问题串“定位”预习情况

    “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在拉动的过程中,图形始终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拉到某一位置时,图形变成了什么特殊图形?”“小学学的长方形就是本节课大家一起研究的矩形,那矩形的定义是什么?”“大家能举一些生活中的矩形例子吗?”一连串的问题下,肖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了“自主探学,发现问题”的过程。“设定问题串,可以检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他们对矩形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肖老师说基本掌握了学生的情况后,他给全班同学抛出一个“小组助学”的问题——与同伴交流得到矩形特殊的性质。

    小组讨论后的结论很快进行了汇总,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矩形的所有性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隐藏在例题中的知识点

    在“师生展学,解决问题”环节,肖老师安排了一道求证题,并在这道求证题的第二问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问题。“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求证题的第一问由小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补充质疑,有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从这道题中,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这道题的第二问是肖老师的“独创”。一道开放式问题,让同学们的思维完全打开。其中有一名学生得出了BO等于AC的一半,这正是本节课矩形性质运用的一个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用学生的推理和论证来讲解这个推论远比僵硬地讲解教材要好得多。”肖老师说,将知识点隐藏在例题中,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不被教材所束缚,由学生自己去挖掘,去研究,是一个很值得实践的方法。

    【专家点评】

 

    肖冬老师的这堂课充分展示了教院附中“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模式的魅力:其一,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预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同伴中,走进小组,增强了参与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其二,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理念,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建设学习小组,充分运用小组,交流自主探学的过程、收获和困惑,讨论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备而来,交流是真诚的,讨论是真实的,效果是显著的。其三,在自主探学、小组助学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师生展学活动,展示的内容是学生在自学中、小组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全班的共性问题。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评价,教师审时度势,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追问、补充、拓展和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IMG_20140507_0812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