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融生命教育于思想品德课中

发布时间:2014-10-22 17:32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融生命教育于思想品德课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融入生命教育,很多一线的政治老师都在努力实践。教院附中刘登明老师对七年级上册《立身需要自尊》这一课的具体实践,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点题:自主预习后的教师总结

    “当我被人无端地指责甚至谩骂时,我会怎么做?当我的建议被老师或同学采纳后,我会怎么做?当我的建议未被采纳时, 我会怎么做?轮到我做国旗下讲话,我又会怎么做?”课前,刘老师把课本上一连串的关于自尊的问题作为自主预习的内容,发给每个学生。刘老师说,这部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内容,小组内部可以相互交流,校对答案。老师在检查这部分内容时,则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点出自尊还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以及期望他人尊重自己的生命。

    ●表演:小组探学中的自我体验

    在讲解“自尊的力量”这部分时,刘老师进行了“小组探学”的方式进行。从个人的自尊提升到民族的自尊,分别通过铅笔推销员和徐悲鸿的事例分析来实现知识点的归纳。刘老师让小组成员表演纽约商人和铅笔推销员的故事,情景剧表演使得学生们体会到推销铅笔的乞丐在得到别人尊重后的感动。小组成员还表演了徐悲鸿欧洲留学碰到洋人寻衅,用个人才华震惊巴黎美术界的故事。

    “铅笔推销员对自己身份认识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中,他获得了什么?”刘老师巧妙的提问,抓住了学生们认知的切入口。才从故事情节中走出来的学生们很快就体悟出故事中的深刻含义。此时,刘老师进一步引领学生,期望他人尊重自己,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应是对生命的一种基本态度。

    ●比较:大组展学下的情景讨论

    自尊的把握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一个是自尊的弹性。这一部分是实现生命教育观的重要部分。讲解时,刘老师使用的是大组展学的方式。刘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了多个情景,让学生们讨论和比较自尊与虚荣、自卑的区别,让学生自身认识到自傲、虚荣、自卑的危害,进而树立正确的自尊观。针对有部分学生不是缺乏自尊心,而是自尊心过强,受到一点点打击,就觉得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于是做出一些轻生的举动。课堂上还重点强调了“自尊是有弹性的”这一内容。

    【专家点评】

 

    在学校“三学三问”课改的背景下,刘登明老师勇于探索,充分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元素运用于本课的教与学中。刘老师这堂课导入部分和我的自尊体验合并,从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入手,让学生更有体会,体现了“三贴近”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变问题设计:能抓住一个不起眼的词,以这个词为切入点,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在这个案例当中,抓住的是铅笔推销员对自己身份认知的变化。二变流程设计:做到了基础知识自主学,重点问题讨论学,难点问题分解学。充分让学生表达、表演、表现,使得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挥。三变逻辑安排:刘老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去整理,自尊的体验纳入到是什么这个环节,自尊的力量中,将拓展天地中“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作为民族自尊的重要性和前面个人自尊重要性合并,作为为什么要维护自尊的内容。

20141022_1710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