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三学三问”在美术课上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4-09-17 10:05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三学三问”
在美术课上的运用

   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开始走进课堂。在教院附中,美术教师王婕也在尝试把民间艺术引入美术劳技课堂,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王老师把美术课与学校正在进行的“三学三问”的课堂改革相结合,上出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剪纸课。

    设计

    课改下的剪纸教学

    如何让几乎从未接触过剪纸的学生在45分钟内,对剪纸不光产生兴趣又跃跃欲试,甚至通过学习能够举一反三?王老师想到了将教院附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教学法”融入课程内容和环节设计中。

    她给课堂设计了三个环节,剪纸艺术知识竞赛、剪纸技艺学习、剪纸成果展示、剪纸作品赏析与评价。这些环节对应学校“三学三问”的课堂流程,比如剪纸艺术知识竞赛就是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民间剪纸的相关知识;而剪纸技艺学习,则是小组间进行合作;而剪纸成果展示,则是组间PK,王老师还借鉴了《爸爸去哪儿》中的村长的任务信封。王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整节课的升华。

    磨课

    第一次上课遭失败

    有了较为完备的课堂设计,王老师信心百倍地开始了第一次试上并邀请了本组同行前来听课并指导。学生准备很充分,第一,各个环节他们慷慨陈词,侃侃而谈各自对剪纸艺术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各小组每分必争,课堂氛围在当时看来好极了,15分钟一下子就过去。直到第二环节的第二步一直很顺利。然而就在此时,下课铃声响了。课程没有完成,那节课,王老师在狼狈中下了课。

    课后与同行共同反思总结:课堂环节在时间设计上不够科学,主次不分明,学生剪纸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引领,作业效率低,对学生能力估计不准确,课堂教学内容量过大等。于是,王老师开始大刀阔斧地修改。几天之后,怀着忐忑的心情,王老师又一次站到了讲台上。第一环节很顺利,甚至超越了预期效果,但一些细节做得还不够完善。针对这一次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王老师又一次修改课件、教学设计、教案和擂台赛的内容,重新制作了一批新的教学道具。

    上课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很快就到了去苏州星海中学上课的日子,面对星海实验中学无小组、无组长、无评价的实际情况,王婕老师在前一天放学前,利用十分钟与班主任、半个小时与学生分别进行了接触,初步了解班级基本情况,进行了分组,指定了组长,并进行了培训;在上课教室黑板上自制了评价表。课上,王婕老师进行现场剪纸展示,课件上倒数计数器计时,王老师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了一件漂亮的剪纸作品,同学们惊讶不已,纷纷跃跃欲试。在小组间的擂台较量中,学生们在轻音乐中开始了竞赛,所有同学,无一不动,全部参与,剪的剪,贴的贴,在互评与点评结束后让听课老师投票。课程随着下课铃声正好结束,三个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了精美的扬州剪纸作为奖品,学生拿着作品和奖品满意而归。

    【专家点评】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之前的充分准备,还要归功于"三学三问"的教学模式。其一,这节课融"三维目标"于一炉。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剪纸知识,掌握剪纸的方法,培养制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传授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怀。

    其二,会“三种学习方式”于一体。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新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有独立制作,有两人合作完成,有小组作品展示,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互相指导,互相分享。

    其三,集“三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巧妙地将音乐、美术和剪纸艺术融入了课堂之中。指导学生先画后剪,在学生剪纸的过程中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享受实践、合作、成功的快乐。

res15_attpic_brie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