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文言文也精彩

发布时间:2015-06-11 16:22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文言文也精彩
朗读教学助她摘得 全市说课赛课一等奖
    语文提到文言文,老师往往头痛不已,学生更是苦不堪言,那么怎么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文言词汇和一些常用的文言语法呢?难道只有字句讲解的方法吗?教院附中段婷婷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讲解是一个途径,重复练习也是一个途径。但是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学生自主诵读。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反复地读,大量地读。文言文也需要大量的课堂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形成文言文语感。最近段婷婷老师就把自己的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在刚刚过去的扬州语文教研室举办的“梅岭杯”课堂教学竞赛中,她选择八年级的文言文《口技》作为自己的参赛篇目,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扬州市说课和赛课一等奖的好成绩。

    目标明确  诵读主线

    《口技》是八年级下小说之林的一篇文言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描绘了三个场面,表现了一位口技人高超的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主要写作手法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这篇文章难度中等,第一课时由学生自我预习,小组讨论讲解,课代表组织同学大讨论,解决基本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圈点勾画出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教院附中新课改以来老师们追寻的目标。段老师第一课时大胆放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第二课时的兴趣,真正实现师生思维对话。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预习后,段老师第二课时也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方案,以读带学,把学生的问题融入其中。几个环节用读串联,每次读都有不同要求,要求逐渐提高。第二和第三环节是本课重难点。

    突出重点  细化要求

    段老师说,本节课重头戏是第四个环节:美读课文 品口技。问题:从三个场景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进行分析并反复诵读。要求:读出层次和情境。这个环节段老师给出了具体的例子:

    场景一:梦中初醒  分析:由远到近 由屋外到屋内  由分到合

    朗读要求:读出层次和画面感:(1)声音小,“遥闻”一句描写夜深人静的画面,声音低缓。(2)惊醒后的部分朗读也要有变化。惊醒后声音变多,朗读时音量变高,但陆续响起的声音慢慢合在一起,从”一时齐发”可以看出来,朗读时音量更高些,语速更快些。“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读出赞叹感。

    场景二:渐入梦乡  分析:渐渐入睡

    朗读要求:声音低。突出“渐”字,例如“渐拍渐止”要求读出味道。

    场景三:火起群乱  分析:大火初起——急促  群声齐发——洪亮  评价——赞叹

    朗读要求:(1)一声“火起”,如山洪突发,一泻而下,情急越急,声响越大。  “忽”字短促  “火起”声音上扬,要求读出大火发生的紧张感、急促感。(2)成百上千的人在喊,要求洪亮急促。(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泼水声。要求短促有力,不换气读完整句话。 读出在一片火海中千难万险的那种慌乱感。(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作者的评价,缓慢读出赞叹。

    把握整体  授之以渔

    段老师说,一篇文章是个整体,不能读精彩部分,尤其是本文,这是一场完整的口技表演,要让学生读正面描写部分,也要读侧面描写部分。比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读法指导:动词之间要有停顿,加以强调,读出宾客的陶醉感。段老师说每个场景声音是有变化的,有层次的,整场表演更是跌宕起伏、风生水起,男生读场景,女生作宾客反应,再让学生完整感受这场非凡的口技表演。

    【专家点评】

    这节课可以说是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的一节示范课。在课堂上书声琅琅,思维碰撞,高潮迭起。学生学习文言文如此轻松愉悦实属不易!

IMG_20150611_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