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时报】让初三数学复习课堂“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5-05-07 09:31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 |||
初三数学复习课对于中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到了这个阶段,面对已有的旧知识,伴随着教师大量枯燥的讲解与巩固练习,虽然身负升学压力,但很多学生往往就是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人选择破罐子破摔,一差到底。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现状?教院附中的唐奎老师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才有可能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的课堂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大胆放手 70%的上课时间交给学生 放手到什么程度?从知识网络结构复习,基础训练、《中考指要》的例题讲解,甚至到预习任务分配,全部放手交给学生自己组织。当然学生有这样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教院附中几年前就开展并推广的“三学三问”课堂改革长期培养的结果。 “组长检查预习情况!”课代表邓欣宇一声令下,八位小组长立刻下位,穿梭在行间,须臾就完成了以前让老师们头痛的课前作业检查。 “下面请魏静同学为大家归纳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课代表继续分配任务。“这节课我们需要复习特殊的四边形,我们学过的特殊四边形有……”课前早已充分复习过知识点的魏静同学侃侃而谈。 “魏静同学已经归纳完毕,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我认为她漏讲了正方形的性质……” 马上有同学指出台上同学的不足…… 课后据听课的专家之一余云中老师的统计,本节课有多达70%的时间由学生掌控运行,真正从时间上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小心点拨 问题串引燃学生思维火花 学生毕竟是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中难免出现各种不足和错误。对于学生能通过生生互动、小组互助就可以解决的困难,唐老师仍然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对于那些学生难以想到的思维拓展,他就通过一个个小问题串成问题串,引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中考指要》例2第二个小问题问的是:当AF为何值时,四边形BCEF是菱形。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当AF为何值时,四边形BCEF是矩形?此时F实际处于什么位置?……当AF为何值时,四边形BCEF是正方形?这样的问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我们需要改变题目中的哪些条件就能够使问题成立?怎样改?”通过这样的问题串引导,枯燥死板的例题似乎又恢复了生机!吸引着同学们深入思考。 对于那些学生实在难以理解的复杂问题,唐老师就通过揭示问题本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中考指要》例3的图2够复杂,确实不容易找到解法,不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形,有没有某些方面比较像平时我们见过的常见的基本图形?”唐老师还是在小心地引导。“我知道了!这个是A型平行相似三角形中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的那个图!不断向下重复叠加!就是这个图!”同学们在老师的揭示下,略加思考,轻易就看穿了“难题”的本质。 课后唐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初三学习时间非常紧,但是如果缺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配合,再多的练习也属于浪费时间,真正能收到复习效果恰恰是课上那45分钟。如果能激发学生在课上主动学习,自主思考,比课后做多少套试卷都管用。 【专家点评】 唐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教学设计巧妙,就地取材,合理使用《中考指要》并且根据学情适当变式拓展。 2、教学特色鲜明,从学生们的训练有素和老师的掌控自如可以看出教院附中对于课堂改革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长期坚守。 课堂教学活跃而有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展示、让学生主宰课堂,同时保留了教师在课堂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的“首席”地位。教师点拨到位,师生关系和谐。 以学为本,效果优良,是一节真实、精彩的常态课,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