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初中英语写作课可以读写结合

发布时间:2015-04-01 15:48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言之有序,言之有据
初中英语写作课可以读写结合
    牛津初中英语中的task版块是每个单元的提升与凝练,也是每个单元的最终成果。在这个版块,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巧、能力,完成特定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这样的语言能力如何达成?

    教院附中英语组的潘莉老师用一节写作课来告诉你。

    预习作业为写作课腾出时间

    这节课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描述家乡的文章,潘老师将写作课的范文和阅读课中的文本相结合,以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为载体,分析、拓宽了写作思路,具体探讨了同一写作要点的多种句式表达,让写作“言之有序,言之有据”。

    写作课的重点在于写作思路的构建和语句的表达,并非范文中语言点的讲解。因此,潘老师在课前的预习作业中要求学生们扫清词汇、句型障碍,为写作腾出时间。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中文找出范文中的英语词组,将长句翻译成中文并模仿长句中的结构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小组讨论答案。其中,A类生要负责B、C类生作业的批改和订正,把讨论中的难题在课上提出,由其他小组或老师解答。此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listen和hear有何区别时,某一小组的成员不仅解释了listen表示听的动作,hear表示听见的结果,还总结出hear后既可加原型又可加doing并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此环节耗时五分钟,留出了大量时间为写作做准备。

    以读促写搭建清晰写作框架

    这节课的一开始,潘老师就让学生欣赏了烟花三月这一首描写扬州的歌曲,欣赏了一些展现扬州不同风貌的图片,这时抛出一个问题:What can you write about Yangzhou according to the song and the pictures? 小组讨论一分钟得出可以写扬州园林、美食、购物、交通环境、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内容,初步启发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接着,她要求学生们阅读书本第40页上的notes即作者的写作思路,以组间PK脱离书本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对写作框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后组长带领组员大声朗读书本第41页的范文,小组合作讨论课件中的八个问题。这八个问题不是随意提出的,1-3题针对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作者的住所而提出,4-7题针对文章的第三部分即家乡的人和出行方式而设置,第8题则是针对文章的第四部分对家乡的总体介绍而设立,加上第一部分对家乡的总体介绍,清楚地将写作分成四部分而展开。

    潘老师说,学生的写作思路不应局限于范文,因而帮助学生回顾阅读课Sunshine Town的结构和本课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感觉豁然开朗,原来可以写在扬州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潘老师又提醒学生写作不能什么都写,面面俱到意味着面面不到,应选取最值得写的两到三点。

    小组讨论出多样性句式

    文章的具体内容应围绕写作框架而展开,如果说框架是人体的骨骼,语句便是使之丰满的血肉。根据提纲,各组展开针对句式的讨论。为鼓励学生多思考,学生能说出几种表达方式就给小组加几分。如在写开头时,有学生总结出Yangzhou is a beautiful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to do in Yangzhou/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Yangzhou.等多样化的表达。

    写结尾时,学生总结出不少高级句型。充分讨论句式后,各组派学生上黑板写作文。在评价作文时,潘老师启发学生描写家乡的美食、购物、环境、交通等方面时要注意既要有key words,又要有佐证这些key words带有描述性的语句,在阅读文章时,每个段落都会有中心句和佐证句。学生在互评和组评环节,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了key words 和佐证句之间的关联是否合理,是否有高级句型,是否有连接词上。

    专家点评

    本节写作课采取读写课这种注重写作过程的形式,以读促写,以写导读,让学生在写前思路的拓宽、写中句式的多变、连接词的使用、写后的评价等环节充分地展开小组合作,有益于学生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既会读,更会写。本课不是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但也有改进之处,如课件中已呈现出框架,学生口头叙述即可,上黑板板书浪费了时间,若能省下时间对句式进行彻底的讨论就更值得借鉴了。

20150401_1353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