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时报】多元化解读中的浓浓语文味
发布时间:2016-11-09 12:44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 |
小小说,在文学的海洋里,给我们留下了激越飞扬、五光十色的浪花。由于独具魅力,在叙事形式、叙事结构与话语、审美意蕴等方面都有自身的典型特色,这朵浪花已经在中学课本中占有一席之地。《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的一篇小小说。这篇文章入选教材,颇受争议。众多教师诟病于它那些有悖于事实的艺术化细节;文章塑造出的“最毒不过后娘心”的形象,在离婚率逐年上升的今天,更是失去了应有的现代意识,在离异家庭的学生脆弱敏感的心田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不利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育。 那么,教什么?怎么教?教院附中的刘婷老师展现了一堂有深度的语文课,充满了浓浓语文味。 巧妙设疑,走进故事 《甜甜的泥土》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台湾经济腾飞,但人情随之淡薄,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也多起来,离婚率居高不下。文章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离异家庭的小亮得到了亲生母亲送来的一包奶糖,他将奶糖与同学老师分享后,由于害怕后母的挑唆、父亲的责罚,便将舍不得吃的奶糖藏入了雪堆中;第二天,低温回升,奶糖融化,渗进了泥土之中,孩子在伤心之余品尝泥土,感到泥土是甜丝丝的。刘老师在情境导入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放声诵读课文。朗朗读书声,营造了课堂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巧妙设疑,让学生抓住小说清晰的叙事线索,用几个动宾短语,理清了文脉。 咀嚼词句,解读人物 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句里,刘老师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母亲。学生品读缺乏情感,刘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揣摩人物的心境。“这句平缓中略带深沉,压低声音。”“这句加快语速,带着哭腔,拖长尾音。”......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们的读书声越来越有语文味。“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这位母亲的呼唤让我们听到了她的心在滴血的声音。”“她的情绪经历了如此的波澜,她神情恍惚,答非所问,而一切波澜由谁而起?”......或评价,或追问,刘老师用诗意的语言为课堂增添了浓浓的语文味。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刘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掏”这一动词,精心准备了道具,学生当场表演,感受深刻。 品味滋味,升华情感 “小亮为什么要把奶糖埋入泥土?”刘婷老师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品味到主人公生活中的苦涩。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刘老师并未多加引导,大肆渲染。对这一处的弱化处理,点到为止,基于刘婷老师对文本现实意义的深刻理解。而对于让学生品味主人公精神世界中“甜”,刘老师不吝引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去理解“传达室大爷”“同学”“老师”给予主人公的关爱。文章结尾是一个有悖于事实的艺术化细节,但它又是这篇小小说的一大特色,它符合“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出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刘老师引经据典,“坤为地,为母”,“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厚德载物”......引导学生领会泥土与母亲和博爱的关联,明白人间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主题的探究中,语文味更加浓厚。 畅想未来,深化思维 最后一个环节,刘老师设计了这一问题“设想一下,将来小亮长大了,会如何对待父母(父亲和现在的母亲)”。此时,我们发现,课堂对主题的挖掘还在继续。有的学生说“他会善待父母,以德报怨,因为他的善良”,有的学生说“他会尽赡养义务,但无法避免感情的淡漠”,有的学生说“他不会善待父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人的关爱不能弥补在家庭中缺失的温暖”......见仁见智,精彩纷呈。对于学生各种言之成理的观点,刘老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她这样说:“谁也不能预知未来,将来的小亮还是不是当初的模样,无法断言。但我们都满怀希望,希望他初心不改,直面生活的苦涩;我们还希望永远有爱他的人、他爱的人,让他在苦涩的生活里,兜住心底的甜。”至此,文章主题的挖掘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儿童的成长。最后学生诵读“大爱无疆,感念于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教师寄语,课已近尾声。急促的下课铃声在耳畔回响,而本堂课的语文味让听者久久回味...... 专家点评 这堂课,教师诗意的语言,让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课改元素的充分运用,使方法指导更有效,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在主题的探索上,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道德绑架,用语文人的“悲悯情怀”, 合理地对主题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刻思考,符合“浅课文深教”这一理念。 【教院附中好课堂(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