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时报】放手,把历史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发布时间:2017-05-25 15:52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放手,把历史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那么,在历史课堂中,怎样才能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呢?日前,教院附中陈冬梅老师的一节8年级下册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创设准备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陈冬梅老师的这节历史课以学生展示为主,因此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成了本课非常重要的环节。

    课前,陈冬梅老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通过抽签决定本组的展示内容,老师对每个组的展示内容做了具体要求。组内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最终把本组的成果通过PPT和学生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课前预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固定,课间、回家后都可以,形式也可多样,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父母帮助、上网查阅等。在预习初期,陈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预习的欲望,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在课堂上就能有备而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大多不太明了,这时陈老师就发挥了“指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每个组交上来的PPT进行认真审核,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后,我逐一进行详细指导,具体如何改动需要小组深入思考,或请教他人,或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展示也做了简单的培训,希望学生在展示时能大方自信。

    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自主学习时,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决不提示;凡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大胆放手。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真正的感受中去探索知识,去研究知识,去获得知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是当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对于陈老师指出的问题,每个人在自主学习中,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需要与同学合作。彼此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别人已经解决了,经过小组同学的帮助,把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弄懂。有的时候,即使学生自己认为弄懂了,通过同伴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个问题,实现对问题的理解深化。

    通过对同一个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还能够生成有价值的方法与思想,同时教师的适度参与,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创设展示个性的平台,让学生享有课堂权利

    课改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开放、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讲究师生的互动,更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权利:“我同意”“我补充”“我评价”“我质疑”“我反对”“我考考你”等等,让学生享有这些权利,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打造一个人性化的课堂。

    一位学生在提问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时,很多学生面露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展示的学生也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来思考,最后她只能自己回答,把答案读了一遍,面对这种情况,在她展示完之后,陈老师立即进行补充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有时在展示反馈时,学生理解得很肤浅,陈老师就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地“进”,勇敢地“退”,掌控课堂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陈老师大胆放手,成就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学生。没有教师的价值引领,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学生的自主活动就有可能会丧失方向;没有学生的真正自主,教育也就偏离了中心,何来“以生为本”。“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过程中,教师该护则护,该扶则扶,该放手时应放手,从而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

    ■专家点评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成了导演,整个课堂焕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氛围活跃,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在真正的感受中去探索知识,去研究知识,去获得知识。

IMG_20170525_1536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