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时报】让自尊自信“可视化”、“行动化”
发布时间:2017-04-01 20:13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 |||
《做人当自尊》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课本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是精神性生命的重要内容。如何把精神方面的自尊自信“可视化”,如何把精神方面的自尊自信“行动化”,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老师面临的两大挑战。教院附中的刘登明老师结合自身思考,提出了从以下三个方面克服以上问题。 一、用情境引入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如果只是一味灌输知识,讲授什么是自尊,自尊的意义、秘诀分别是什么,那么本堂课只能是一具没有血肉的骷髅,望之即生厌,遑论亲近。所以有必要选择好情境,使得课堂如同美人,既可以见血肉,又可以显骨干。 刘老师在讲授自尊的意义时,从个人与民族两大角度展开,个人角度选用了课本上“铅笔推销员”的案例,用这个情境引入三个问题:1)铅笔推销员身份认知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2)这种变化有什么影响?3)我们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民族角度选用了“徐悲鸿与外国人打赌”的案例,引入“自尊心对一个民族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问题。 正是用情境的方式,增添了知识的故事性,才更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正是用情境的方式,增添了现实生活的带入感,才更可能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用问题激活情境 问题,仍然是把握每一框知识的抓手,同时,也是激活情境的催化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阅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角度不同造成的。同样的情境,不同的问题设计,往往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因此,问题的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刘老师在讲授维护自尊需有度时,引用了“韩信胯下之辱”的案例,设计的问题是:1)韩信为什么愿意从别人胯下钻过去?2)这说明什么道理?后来,在同组老师教研时,提出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两个问题,其中一个便是:韩信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就把韩信日后对待那个羞辱他的屠夫的宽容、忍让等品质也激活了。 三、用实践引导行为 指导学生的言行,永远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落脚点。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道理都懂,行为都错的现象。刘老师认为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这一现象,因此,同组老师在教研时,也指出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比如,在讲授“自尊不同于虚荣”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虚荣的一些表现。让学生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有些同学与他人攀比吃穿等现象。同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虚荣的危害,刘老师还设计了一个辩论“我们的生活需要追求名牌”vs“我们的生活不需要追求名牌”。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明确不切实际追求名牌一方面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而不是表面的光鲜,这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这样就使得“自尊不同于虚荣”这一知识点,变成了可以指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如何对待名牌这一问题了。 【专家点评】 刘老师的课有如下特点 1.条理清晰,逻辑分明,逐层推进,抽丝剥茧。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展开,每一方面再分为若干层次。 2.零散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图式化。把这一框题若干知识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采用知识树的方式绘制出来,直观且美观。 3.课堂活动化,人文化。采用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同时选用晏子使楚、胯下之辱等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