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2015年主要工作成绩和2016年主要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6-01-22 14:05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2015年主要工作成绩和2016年主要工作思路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一、2015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2015年,我校继续坚持“让普通百姓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以生涯教育为统领,以问题教学为核心,以精致管理为保障,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1.学生发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学生展示风采的一年。在2015年中考中,我校学生再创佳绩——超额完成教育局分配的四星高中指标,48人被扬州中学录取(4人正取,其中有2人进入市区前十名,张颖757分,市区第3名,郭潇然752分,市区第7名,周小敏747分,市区第39名),55人被扬大附中录取,92人被新华中学录取,77人700分以上,237人达到四星级高中政策切分线。

我校运动员在市直中学生运动会获得5个项目的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我校女子足球队代表广陵区在市十二届运动会中荣获第二名。孙薇等4名同学获扬州市“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一等奖,丁辰等21名同学获得扬州市首届语言文字规范大赛一二等奖,王蕊等5名同学荣获“扬州市优秀红领巾志愿者”称号,杜雨同学荣获“扬州市十佳环保小卫士”称号,钱瑾同学荣获“江苏省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二等奖(我校荣获“学校团体奖”),黄心等5名同学荣获扬州市少年儿童“家乡美”手绘封大赛一二等奖。

香港爱心人士吴飞先生继续出资10万元奖励我校2015年度优秀学生,70名同学获得“吴飞学习标兵奖学金”、120名同学获得“吴飞美德少年奖学金”、80个学习小组获得“吴飞优秀合作小组奖学金”。

2.教师发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教师收获喜悦的一年。全年教师共有34人次在省市级教育教学及论文比赛中获奖,2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课改优秀课例“教院附中好课堂”在《扬州时报》“扬州教育”版刊登30多篇。

常万里老师荣获江苏省初中英语教学比赛一等奖,郜鹏老师荣获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一等奖,李国巍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绿色课堂杯”初中优质课展示活动一等奖,刘文婷老师荣获扬州市第四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潘莉老师荣获扬州市英语现场命题大赛一等奖,赵业老师荣获扬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何开朗老师应邀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做专题发言。

3.学校发展情况

过去的一年,也是我校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一年。我校被评为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江苏省教学创新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扬州市校本教研四星级学校”、“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和“扬州市校本培训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全年共接待全国各地来宾40多批近2000人来校参观交流,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的校长培训班、骨干教师班提供了跟岗、观摩现场,受到领导和来宾的好评。

应爱民校长应邀参加上海教育学会举办的“首届全国问题化学习研讨会”,面向全体与会代表发言的部分发言内容被新华社通稿采用,刊登在《新华网》与《上海教育科研》。刘政书记在全省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上,向全体与会代表介绍我校“党员‘五个一’领航工程”的开展情况,受到了广泛好评。我校向全市学校团队干部展示“珍爱青春放飞理想——十四岁青春奠基仪式”,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5年,我校进一步加大与汤汪中学联合办学的力度,在过去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流的人员,丰富了交流的内容,安排我校管理人员定期到汤汪中学进行交流,安排教师担任汤汪中学的班主任。两校语文组联合编辑出版了《初中作文全能学案》,联合开展“江苏省薄弱初中课程建设项目——《走向成功的语文课程建设》”研究,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评估中,受到专家组的好评。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学校新一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2016年主要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学校将继续坚持“让普通百姓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好学生,发展好教师,管理好学校”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生涯教育为统领,以问题教学为核心,以精致管理为保障”的工作思路,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师生充满智慧,让校园充满生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

(一)以生涯教育为统领,引领学生成长

1.开发职业探索课程,让学生了解生涯发展要求。

举办职业讲座。继续利用“文峰讲坛”,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成功人士与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开展职业访谈。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利用父母亲朋的职业资源进行职业访谈。组织职业调查。继续组织学生带着“职业调查”记录表,到人才市场进行采访,回校进行专门的汇报。丰富职业体验。学校继续利用校本课程和班会课时间,组织观看职场类娱乐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非你莫属》。

继续组织学生开展生涯发展小课题研究,将职业讲座、职业访谈、职业调查、职业体验等“职业探索”的内容,扩展至“行业探索”“企业探索”,包含“我感兴趣的行业”、“我感兴趣的企业”、“我感兴趣的职业”、 “生涯愿景模拟”、“生活体验”等方面。

2.开发习惯养成课程,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1)丰富内涵,让“八好”习惯教育进一步深化。

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涯教育的要求,学校进一步凝练“八好”,将八好的八个方面培养和未来生涯发展的八个方向相结合,切实为学生的未来服务。走好路——从遵守规则走向学会自律。说好话——从语言文明走向学会沟通。做好操——从动作到位走向学会健身。扫好地——从认真值日走向学会做事。写好字——从字迹工整走向讲究章法。读好书——从享受阅读走向学会欣赏。上好课——从认真听讲走向学会学习。考好试——从遵守纪律走向学会竞争。在原有“八好”的基础上,学校又提出了新“八好”:“唱好歌——从学会表演走向多才多艺。作好文——从文从句顺走向品味人生。摆好物——从物品整齐走向学会整理。穿好衣——从衣着大方走向学会审美。存好心——从学做好事走向学做好人。管好钱——从勤俭节约走向学会理财。交好友——从志同道合走向学会共处。用好时——从节约时间走向学会计划。通过这样的拓展,不断完善生涯教育的内容。

(2)故事引领,让“八好”习惯教育进一步内化。

继续以“闪光点就是我们的成长点”为主题,以建立“优点卡”为载体,开展“不经意间的美德”征集与宣传活动,定期搜集诸如“主动帮同学拣掉落的东西”之类不经意间的美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八好”背后的精神实质,就是善良,就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责任,就是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

3.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发现自我,张扬个性。

继续开设“感受科技、我行我秀、运动中科学、45分钟外”等综合实践课程。电子百拼、摄影之友、网页设计,感受科技的魅力;集邮、书画、小主持人,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田径能手、校园NBA、小空竹,体验竞技体育的乐趣;文学社、名著阅读、课本剧,拓展文化视野。通过体育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的舞台。

在此基础上,以班会课、阅读课、心理课、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时间为阵地,用课程开发的思维,用故事引领、主题阅读、观看视频、小组交流、大组展示等方式——开发自我探索课程,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管理自己;开发沟通课程,让学生敢于沟通,善于沟通,乐于沟通;开发幸福课程,让学生学会感知幸福、学会传递幸福、学会创造幸福;开发整理课程,让学生学会从有形的空间整理,走向隐形的知识整理、时间整理,学会分类和取舍;开发家政课程,让学生在寒暑假完成“家务劳动五个一”,每天洗一次碗,每天整理一次房间,每周买一次菜,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服;开发领导力课程,让学生提高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的能力。

(二)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深化课堂改革

随着实践发展,我校的课堂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与很多其他学校一样,小组合作在经历了“新鲜期”到了“困难期”“高原期”。究期原因,最重要的是“评价不足”,如何优化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打算在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常规、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准备以“初中生学习共同体的现实性评价研究”实验为突破口,激活课改研究,推动教师培训,规范小组建设,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案编写,倒逼课堂改革。让课堂改革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教师发展的第一路径,学生发展的第一抓手。

1.实验研究的内容

(1)建构基于学习小组的学习共同体及规程。学习小组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载体与重要形式。要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标准,研究如何优化小组座位安排、划分方法、文化建设等,使“学习共同体”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快乐成长的最佳平台,不仅具备共同学习的职能,还具备管理职能以及德育等功能。

(2)建构学习共同体评价标准。结合生涯发展核心素养——组织与表达技能、交往与合作技能、学习能力与学习技能、自主性、责任感、承受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制学习共同体评价的相关标准。

(3建构学习共同体评价目标和内容。结合“三学三问”的课堂流程,研究对共同体在预习、讨论、展示等环节的表现的评价;结合学校“八好”习惯的养成,研究““走好路、说好话、做好操、扫好地、写好字、读好书、上好课、考好试”方面的评价。还有学习共同体的自主管理以及在校园各种生活中情况的评价。

(4建构学习共同体评价方法及方式。研究如何实现评价方法的系统化,如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研究如何丰富评价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行为观察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5建构各学科关于学习共同体评价的方法与路径。各个学科研究如何评价学生本学科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课堂表现、阶段测试、课后学习情况等方面的表现。既要有教学过程一般视点的评价,也要有基于学科固有逻辑的评价。

(6建构学习共同体管理制度。研究每堂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的评价记录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阶段性总结表彰的办法,学习共同体荣誉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关注评价要素在评价环节中的呈现方式和水平,关注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关注非课堂教学环境里学习共同体的评价管理等等。

(7建构教师专业性培训体系。强化“立德树人”思想,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 包括评价理念、评价意识、评价规划、评价解释、评价描述、评价的改进等。如何更科学地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等活动之中,研究如何将教师课堂评价纳入教师评价的范围,调动教师进行课堂评价实践积极性。

2.实验研究的内容

(1)建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性评价标准。结合我校初中生生涯发展核心素养,即组织与表达技能、交往与合作技能、学习能力与学习技能、自主性、责任感、承受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制学习共同体评价的相关标准,形成《扬州教院附中学生成长指南》《扬州教院附中学习共同体评价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操作指南》《扬州教院附中各学科评价工具集锦》等。

(2)改进学生学习共同体组织形态、学习样态。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积极建构适合教院附中教育特色的学习愿景。并在实践中提高共同体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共同体的建设水平,改进共同体发展方式。形成《初中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章程》,汇编在评价中成长的案例,《让我感动的一个瞬间——50个最美组员故事》《夸夸我们的组长——50个最美组长故事》《讲述我们小组的故事——50个最美小组故事》《闪光点就是成长点——50篇优秀反思日记》等。

(3)积极建构具有教院附中特色的学校教学模式。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以现实性评价为导向,将评价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使其成为课堂的“规定动作”,尝试在不同环节中开发不同的评价工具,分析其目的及功能,使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目标),怎样让学生达到目标(教学策略),怎样知道是否达到了目标(评价),达到目标的情况(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形成具有教院附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教院附中新“三问三学”模式,优化学校教学文化机制建设。形成《“教院附中好课堂”集锦》(50节课例)、《融入评价的教学设计及评析》(50篇教学设计)。

(4)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强化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和转变。促进教师将评价融入教学案设计,在活动设计、问题设计的基础上增加评价设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评价策略。帮助教师增强对现实性评价机制的理解和建构,形成懂评价,即理解评价的相关术语及其意义;会评价,即能利用访谈、观察、记录、测试等方法,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能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等理论,开发比较合理的评价工具;能交流评价结果,即根据相关评价的结果,与家长、同事、学生等进行有效交流与解释;善于正确利用评价的结果,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完善评价方案。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形成30篇有关现实性评价的优秀论文、30个有关现实性评价的优秀教研案例、30个关于现实性评价的教学故事。

(三)以精致管理为保障,优化工作质态

 1. 团队打造,强化师德建设

学校继续打造行管、班主任、备课组、工会等四支责任团队,加强职能部门、年级部、教研组、备课组和工会组等团队的建设,以小组合作的理念加强团队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骨干和团队的作用。学校继续建设“党员领航工程”,从严要求党员干部做好“五个一”( 教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备课组,管好一个班级,联系一个家庭,献一份爱心),邀请道德模范、师德模范、身边的优秀教师举办“道德讲堂”,加强道德引领。建立师德建设的群众评价机制,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听取反映,进行分析,组织考核,形成更有力的道德约束。

2.精致管理,提供发展保障

学校继续传承精致管理的理念,明确“需求管理”、提升“价值管理”、落实“项目管理”、抓好“时间管理”、重视“知识管理”、完善“数据管理”,细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态。做到“常规的工作活动化、活动的开展主题化、主题的设计系列化,系列的整合品牌化”。利用分层教育、提优补差、强化训练等方法,不断提高初三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2016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 优化评价,提高服务质量

学校将修订行管部门考核细则、年级部考核细则和备课组考核细则等,组织月度捆绑考核,开展最佳备课组、最佳工会组评选,不断增强各个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照师德标准,检查常规工作,完善评价机制,优化工作质态。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征求教师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教辅后勤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全员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完善后勤服务工作。让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让师生满意,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新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但也催人奋进。我们将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