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海在精致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01-04 18:51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在全市第十一次学校精致管理现场
推进会上的讲话
董 玉 海
2015年12月8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市教育局在江都区召开全市学校精致管理现场推进会。首先,我想表达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特别感谢江都区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观摩现场;二是完全赞成夏局长对全市学校精致管理工作进行的总结和部署;三是充分肯定全市教育系统11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推进学校精致管理的精神。正是这种对学校精致管理锲而不舍的追求推动了全市学校管理的进步,也促进了全市教育质量的提升。借今天会议的机会,我就“学校精致管理”这个主题,提三点看法:
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用心管理
从大的方面来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近几年来大家对教育的满意度在提高,大多数人的满意也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社会对学校满意与否最重要的就是看学校管理者是不是在用心管理。如果一所校园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教师热情敬业、温文尔雅,学生健康阳光、知书达礼,那么这所学校的管理看上去就是不错的。令人感到高兴的是,从2005年起,市教育局连续11年召开学校精致管理现场推进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重视管理、研究管理、强化管理,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管理的内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态发生了喜人变化,社会满意度也持续提升。应该说,扬州教育质量的逐年提升,学校精致管理是功不可没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学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教科研对学校质量的贡献度还不够高,教师队伍管理中的少数人有偿家教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更加切实的管理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精致管理,是一个切合扬州城市特色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面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传统、简单、粗放的学校管理模式而提出来的。精致管理不同于精细管理,它在内涵上比精细更深一步,是一种管理的境界。学校管理涉及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电化教育设备等诸多方面,其中教学管理是核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所以精致管理的目标指向就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精致化管理,就是要在精致化理念引领下,强化校内所有成员的精致化意识,从学校管理各环节的细微处入手,强调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包括后勤职工)要更精心、更细心、更用心,追求学校各项工作更精细、更精确、更精美,追求学校的工作质态更加优异,这就是精致管理的核心。要从认识上不断自我提醒,这项工作有价值,这项工作不能停,这项工作永远在路上。要立足扬州城市特色和教育发展的特点,坚持不懈地抓管理,努力提升学校精致管理的水平。
二、学校管理要着力转型升级
通过今天的观摩活动,我对学校管理的转型升级有四点感受:一是学校精致管理已经从“被动”逐步向“主动”转变;二是学校精致管理已经从“形”向“神”提升,精致管理已经逐步走进教育的内涵之中;三是学校精致管理已经逐步从“管”向“理”转变,“管”是硬性的、强制性的,“理”稍带点理性,更注重策略,更多的是在引导。学校精致管理已经逐步从简单的“行为”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
1. 管理理念要持续提升。当前,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形势和11年前已大不一样,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理念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把群众的愿望和国家的政策融合起来去反复思考、研究,才能寻找到提升理念的源泉。从行为上来说,学校精致管理永远在路上,但这个过程绝不是单向的,它在行为上应该是个周期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上新台阶。从路径上来说,管理理念的提升需要各司其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校校长和行管人员去提升理念,学校校长和行管人员的任务是引领教师和员工去提升理念,而市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支持、引导全社会来认同学校搞改革、抓管理。从方法上来说,管理策略要有改进,既要有表扬,也要有批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深度剖析来解决问题。
2. 管理方式要体现自主。随着精致管理的深入开展,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督查力度,促进规范化办学。全市常规管理“百校行”每年督查学校300多所,更加突出随机性、全覆盖,重点强化了对各类学校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常规内容进行检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有力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每年依旧有不少学校管理问题被曝光,一些学校依然距离精致管理的要求差距甚大。这些都说明部分学校管理工作仍停留在仅仅依赖于行政推动,仅仅看上级督查的力度行事。一所学校管得好不好,核心就在于校长以及行管人员,如果校长和行管人员责任心都很强但是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能就要从工作作风或工作能力方面找原因了。学校的精致管理必须要立足于自主,一定要沉下心来,想清楚、弄明白、沉下去、抓落实。学校精致管理要有三个层次:第一,要提出明确要求,体现管理的强制性;第二,要积极正面引导,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第三,要努力提升理念,形成自主性管理。也就是说,校长不仅自己要有管理意识,而且要调动所有管理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形成管理思路的共识,最终达成自主性。
3. 管理要求要关注对象差异性。在学前教育方面,学前教育的关键就是“快乐成长”,积极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让孩子回归天性。在小学教育方面,要侧重于学生习惯养成,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和保护,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在初中教育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教育方面,要精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侧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方面,重点是“职业素养”的打造,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常规管理,引导学生如何回避不良的外界干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关注好这些关键所在,就能找到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对象的差异性,才能寻找到适合学校的管理方式。
4. 管理重点要更加突出。一是课程管理要紧抓不放。学校要坚持从依法治校的高度维护课程计划的严肃性,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落实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要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保证“1小时运动”;要开设校本课程,或者将规定课程校本化,把提高办学效率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二是教学管理要紧抓不放。教学管理是学校精致管理的核心。学校要将教学“六认真”工作贯彻到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形成个性化教案。要精致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每一堂课、每堂课的每个步骤、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力求科学、规范、高效,力争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要加强辅导与检测,力求当堂达成,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要做到精选、精编、精讲、精练,有发必收、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四精四必”要求。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真正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抓好常规教学评价过程管理。三是安全管理要紧抓不放。预防学生意外伤害安全教育是关键,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广大师生警钟长鸣的安全意识、简便实用的防范技能。安全教育人人有责,班主任是主责,要落实班主任在安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市教育局专门建设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资源网,防溺水、防意外伤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80多个ppt和80余节优秀微课已上网共享。各学校(幼儿园)每月都要利用班会课等时间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次10-15分钟),各学校(幼儿园)要按要求开展好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加强食堂规范化管理,以农校对接为主渠道,实行大宗食材(物资)招标采购,落实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四是师生身心健康管理紧抓不放。教育不但要注意显性安全,也要注意隐性安全,不但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安全,不但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安全,更要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校长一定要积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加强与教师的交流,疏导教师的情绪,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同时,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充满阳光。
三、校长要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必须要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责任心,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要善于发现管理当中的薄弱环节,要善于捕捉管理的有价值地带。我希望各位校长在这个岗位上本着对家长和学生的负责,本着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迫切需求,认认真真把这个职业做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