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附中:五人获得市“一师一优课”评选“优课”
发布时间:2018-04-19 15:22 供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不懈动力。近几年来,附中人一直在奋斗的路上奔跑,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敢于登攀,用敬业、爱业、精业、乐业的精神,写下了一页页精彩的篇章。看,在扬州市举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李晨曦、倪娜娜、包伟、张亚琴、徐燕等老师报送的课例获得了“优课”。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得力举措,是彰显教师个人能力发展和业务成长的突出体现。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教院附中的领导和老师有着能力自信,竞争自信,积极投身这场火烈的教育革命。
九年级语文老师李晨曦、八年级语文老师倪娜娜,根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具体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分别对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窗》进行了创新构思,她们根据小说教学的特点,围绕“问学”课堂的模式,设计了“生态课堂”课例,报送扬州市教科所,经专家评审,获得“优课”,为资源共享贡献了美好财富。
怎样设计《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这一节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呢?化学老师包伟经过反复思考,精心谋划,以独特的见解,新颖的创意,对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认识,乳浊液的概念认识,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认识,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搬进了课例,使课例具有生活性。报送市局后,得到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获得了“优课”。
八年级历史老师张亚琴,在设计《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例时,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学校“三学三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小组互学,探究问题—师生展学,解决问题”,将生动有趣的故事融于课例之中,同时运用图表比较历史转折前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方式的变化等,让人们从课例中仿佛看到了“超市式课堂”的民主性、生动性、趣味性。她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课例设计,获得了“一师一优课”评比的“优课”。
九年级英语老师徐燕,在设计《Reading 1 Living with a robot》课例时,抓住“阅读”这根红线,环环紧扣的设计了读前根据标题、插图预测文章内容激趣;读中将内容分为fast-reading和careful-reading两大板块,让学生结合问题发现和解决模式,采用问题串的形式,提出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整个设计以读促写,注重拓展学生思维,增加学生语言输出。她的创意,得到了专家们的赏识,被评为“一师一优课”优课。
幸福都是奋斗换来的。前进的路上,教院附中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脚步。如今,全校上下正在大张旗鼓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竞赛,大家铆足了劲头,满怀激情地向着更高的平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