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扬州市直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在朱自清中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1-03-03 16:07 供稿:

       3月2日下午,春暖花开,清香四溢,景色迷人。扬州市直语文教研站在朱自清中学开展了教研活动,朱自清中学陈洁、刘玉老师分别展示了《灯笼》和《登勃朗峰》散文教学,为研讨提供了两节高质量的课例,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陈洁的课:“欣赏感悟有思路,引领思维显梯度”
       下午第一节课,扬州市教学能手陈洁老师为研讨开设了公开课——吴伯箫写的《灯笼》。课堂设置了“整体感知→精读赏析→提炼概括→创作训练”等环节。
       理灯笼事,析灯笼情。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时,通过“理灯笼事、析灯笼情、明灯笼志、学‘灯笼’法”,组织学生品读课文。引导精读赏析时,陈老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阐发喜欢的理由。学生在陈老师的组织下,认真思考,用心感悟,踊跃发言,展现了参与率高、发言质量高、学习效果好的动人场景。
       明灯笼志,学“灯笼”法。陈老师践行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要求学生用诗歌语言总结课文内容,或学习感悟。学生结合平时阅读朱自清作品,尝试进行诗歌创作,部分学生当堂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歌,展现从《灯笼》一文中理解到的“亲情、民俗、文化、历史、家国情怀”等丰富内涵,赢得听课老师的赞许。最后陈老师用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激励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刘玉的课:“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下午第二节课,党员教师刘玉为研讨开设了公开课——马克·吐温写的《登勃朗峰》。课堂设置了“旅行所至→旅行所见→旅行所感→旅行所悟”四个板块,并以任务驱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旅行所见。刘老师首先组织学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画出马克·吐温登勃朗峰线路图,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沿途的风景,进而引出一个“奇”字,即奇景、奇人、奇妙构思。
       旅行所感。为了强化学生能力训练,刘老师运用问题引路“假如你游览勃朗峰,会拍下什么景色?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认真朗读,品析体会”,并采用“旅行分享会”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大组交流。学生经过思考后发表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娓娓道来。
       旅行所悟。刘老师通过“晒朋友圈”拓展训练,深化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全班学生在“自由、自信、幽默、欣赏美”的文本内容熏陶下,放飞智慧,畅说了奇景、奇人,并配图展示,使课堂学习氛围达到了高潮。
课例研讨:让语文教学更具工具性人文性
        下午第三节课,扬州市语文教研员王伟集中全体听课人员,开展了教学研讨。
       文津中学季帅老师对陈洁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他说:“陈老师围绕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进行了精心设计,架构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板块;设置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色。”
       树人中学李洁老师评价刘玉老师的课堂教学时说:“刘老师以任务驱动,注重学生的素养培育,尤其是巧设问题,巧中挖掘,让课堂澎湃能力的浪花,真是‘奇’中见奇,显得精致。”
       最后,语文教研员王伟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他说:“今天,朱自清中学两位语文老师的课例很好,陈老师的课‘学习欣赏有思路,引领思维显梯度’,刘老师的课突出了意境:‘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我们的语文课教学,要根据文体特点、写作思路、语言风格,赋予语文学习的特色。课堂上给学生表现空间,让学生敢说能说善说,让语文教学更具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本次研讨活动中,陈洁老师、刘玉老师发扬‘拓荒牛’开拓创新精神,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走向新境地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