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清风课堂||记扬州市朱自清中学蒋知含老师一节市级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2-04-27 09:24 供稿:

      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突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以生涯教育为统领,以深度教学为核心,传承自清先生的“风姿、风韵、风骨”,打造了高品质课堂——清风课堂。
4月14日下午,市直初中开展了“双减”课堂生物教学研究活动,为了做好疫情防控,采取了线上教学直播,朱自清中学蒋知含老师通过线上教学直播展示了《水中的藻类植物》课堂教学,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以诗导入,用目标引领学习
       上课伊始,蒋老师运用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导入,融入学科之间的联系,用生物学的知识解释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江水在春季变绿。
       这节课主要学习目标是探索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了解藻类植物对自然界和在经济上的意义。
       在目标统领下,蒋老师用问题点亮航标:①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②藻类植物与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样的不同?③藻类植物对于生物圈和人类生活都有什么样的作用?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认一认”“比一比”教学板块,构建认知体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入了解“藻类植物的生存环境、分类、水绵的形态及细胞结构”,促进学生形成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的意识。
       课上,互动环节丰富,或师生对话交流,或小组合作探究,或质疑思辨,整个课堂富于生态,尽显以生为本,学习氛围浓烈,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高涨。
科学探究,形成生物学理念
       实践出真知,探究长才干。课上,蒋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探究“水绵的形态及细胞结构”。先组织学生观看“水绵”视频,后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熟练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并通过示范性引领,组织学生观察、探究水绵的形态和细胞结构。
       学生实验时,边实验边讨论,不断产生深刻了解,进而能够准确总结藻类结构特点,明白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原因主要是: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实验、探究、讨论系列教学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生物学科综合素养,而且帮助学生建立了“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线上点评,充分肯定教学
       课后,市直教研站负责人组织大家进行了线上研讨,各校代表纷纷发表了精彩点评。
      梅岭中学展红老师点评说:本节课三维目标明确,课堂设计合理,教学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师生互动和谐。梅岭中学陈涛老师点评说:课堂教学脉络清晰,知识点落实到位,教学流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在学生参与实验时,能在实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与同学分享。同时建议直播视频可以将摄像机放到学生的实验桌上,拍摄一些学生实验的细节。
       树人中学张洁老师点评说:脉络清晰,从藻类的生活环境到结构特点再到藻类与人类的关系,重难点突出,具有章法,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达成。学生边实验边讨论,实验现象明显,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很容易记忆水绵的结构特点。在总结藻类结构特点时,能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了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理观念。最后对整节课知识点有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