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市朱自清中学网站。今天是:

共沐书香 分享喜“阅” ——扬州市初中数学谢俊峰名师工作室第三小组线上读书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4-02-22 16:34 供稿:

        阅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必经之路。2024年2月22日,扬州市初中数学谢俊峰名师工作室第三小组组织线上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第三小组组长宋扬老师主持,围绕《初中数学教与学》2024年第一期专题:抽象能力培养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时实施研究,每位组员分享畅谈阅读文章心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学段把“抽象能力”放在核心素养九大主要表现的首位,“抽象”一词出现60余次,足见课标对“抽象”的重视。
数学学习共同体与单元整体教学的深度融合
       首先,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宋扬老师读邢成云、王尚志两位教授写的《对初中学段数学抽象能力的教学思考》受到启发,以自己已申报有关“学习共同体”的课题与单元整体教学融合起来,再结合即将教学的七年级下学期《幂的运算》,感受到抽象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多维度的,即在概念中、在命题或原理中、在探索和运用中、在几何直观中、在数学建模中、在数学思想方法中、在解题中、在三种语言的转换中。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需要不断实践,还需要“整体化教学”的支撑,统筹布局,整体规划,种下抽象的种子并不断历练。
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深度思考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周安飞老师阅读《对初中学段数学抽象能力教学思考》,结合苏科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教学做了分享交流,提出在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中,最具有挑战的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题目时,数学思想虽不能为他们提供求解或者证明的具体方法,但是能为学生提供求解或者证明的最基本手段。
迁移知识模型,培养抽象能力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运河中学陈文倩老师读潘竹树、李祎老师《借助数学抽象,培养关键能力——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为例》,结合自身教学,有了深刻感悟。数学抽象是人必备的能力,通过抽象,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四能”的培养,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体现。
基于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的教学策略分析
        扬州市朱自清中学高亮荣老师结合自己“指向初中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课题,对白永潇、綦春霞《八年级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测评研究》做出了阅读感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维度所包含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维度所包含的“问题解决”都指向了高阶思维能力。结合数学抽象,高老师认为不仅仅是几何,代数也是需要数学抽象能力的,例如代数中高阶代数式可以通过降次的方法,达到降低代数式难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不应该是简单算,而是高阶学。
以结构化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扬州市文津中学徐婷婷老师与扬州市翠岗中学王海燕老师学习了柏素霞、石树伟老师《“方程与不等式”主题的结构化教学》,认识到“方程与不等式”主题各章的教学应通过起始课激活研究思路,通过任务驱动或先行组织(类比迁移)展现全章面貌;通过分解课强化“四基”“四能”,充分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和化简、消元、降次等化归转化思想;通过小结课再次整体构建,更加凸显内在的思想联系。一线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理解,在此基础上做好结构化教学,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初三数学第一轮单元化复习的思考
       最后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毕超老师结合吴小兵老师《引领思维进阶,涵育抽象素养——以一道中考数学“新定义”型压轴题教学为例》和吴光潮老师《聚焦推理能力和几何直观素养的试题分析与思考——以一道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剖析与改编为例》,思考初三下学期数学第一轮单元化复习。在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的考试命题理念的当下,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是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两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需要基于试题中的素养考察方式,积极、全方位开展以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时代的最强音是朗朗的读书声,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最好的学习氛围是书山学海。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联系教育实践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向智者学习、汲取先进经验和智慧,思考自身教育行为,提升自我教育水平。